以卓越农林计划项目为牵动 水产与生命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 2016-11-15 浏览次数: 56

    2014年,我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立项,该项目涵盖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两年来,水产与生命学院以卓越农林计划项目为牵动,聚焦水产类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构建“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专业实践和毕业实践四个阶段,教学内容逐渐深入,能力培养目标分层递进。以水产养殖学专业为例,基础实践环节即实验教学,重在夯实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实践环节设置水域生物与环境综合调查,旨在提升综合运用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环节设置12周的生产实习,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水产行业相关的水产苗种繁育与遗传育种、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等专业技能;毕业实践环节分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产水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提升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基础实践建设,注重加强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精心设计综合实践内容,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专业实践将传统的水产经济动植物繁育生产实习细化为水产动植物繁育、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植物病害与防治等多个方向,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毕业实践环节采取“送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短期毕业实习,以提高毕业论文研究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直接到就业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使学生毕业后即刻上岗工作,缩短就业距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首先,引进高层次企业人才担任“深蓝学者”。2016年聘任辽宁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晓东为首位企业界“深蓝学者”,标志着校企合作在水产学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合作等方面已进入更高层面,对深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聘请30余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生产和科研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开出企业课程10门,内容涵盖水产动物的繁育与养成技术、水质调控等方面,教学效果良好。第三,多年坚持安排教师深入一线指导学生实习,其中水产类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全部达到每五年中有两年以上企业生产实践经历的要求,“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占该专业教师总数的38.5%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代”作用,为青年教师安排学科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作为入职导师,加强实践教学过程指导。两年来,共有8名新入职博士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专业实习。2014-2016学年,水产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平均为45.2%。青年教师在企业带队实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学院还与多所国外高水平重点大学签订了师资培训协议,每年选派水产类专业3-5名青年教师赴美国奥本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培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实力。

注重实习基地建设

丰富校外实践基地资源。近两年,新建立北京中泓鑫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蔚蓝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福润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大连市贝壳博物馆、天津现代晨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等10个校外实践基地。截止目前学院校外实践基地总数已达40余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丰富的校外实践资源,使水产类专业学生可以结合就业目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习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实习效果,也实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顺利对接,促进了学生就业。

建立有效的校企联合管理体系。一是校外基地均设有合作共建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决定基地建设的重大事项,部署基地建设工作计划。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奖学金,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合作企业就业和创业,促进校企合作共赢。三是教师团队深入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与基地开展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申报等,破解企业技术难题,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改革实习考核方式。构建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综合素质考核、全程考核、实时考核与总结报告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机制。

加强实践教学检查。学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坚持深入实践基地考察实习情况,指导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考评实践教学效果。2014年起,先后在獐子岛基地、盘锦光合基地、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庄河金砣基地等10余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了《水产与生命学院实习学生对实践基地满意度调查》《校外实践基地对水产与生命学院实习师生满意度调查》。2016年起,开展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实习学生和实践基地的意见反馈,反馈率达100%,实习基地对学生满意度优良率达100%。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中期检查、质量反馈等工作,有效提高了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我校水产类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设立“卓越班”,逐步实现分层教学;还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下功夫,切实发挥实践基地作用,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努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



                                                                       教务处 水产与生命学院供稿





.